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仙官——2》

成人小说

《小黄书》手机APP下载
仙官——2

小说章节

第一章 波诡云谲的县里
第二章 登门折辱
第三章 泼妇骂街
第四章 为生民立命!
第五章 心中的光明
第六章 挺身而出
第七章 首倡大义
第八章 冷场了
第九章 道不同
第十章 不可调和
第十一章 围堵县衙
第十二章 大祸临头?
第十三章 天命的可怕
第十四章 门可罗雀
第十五章 很有分寸
第十六章 变局
第十七章 似是故人来
第十八章 “钦差”来了
第十九章 “微服私访”
第二十章 即兴发挥
第二十一章 自投罗网
第二十二章 原形毕露
第二十三章 这事还没完
第二十四章 余波袅袅
第二十五章 塞翁失马
第二十六章 死无对证
第二十七章 针锋相对
第二十八章 震惊又震惊
第二十九章 扑朔迷离
第三十章 如此秉公
第三十一章 反戈一击
第三十二章 谁是妖怪
第三十三章 通风报信
第三十四章 重要的和不重要的
第三十五章 有嘴说不清
第三十六章 服软了
第三十七章 胜败之间
第三十八章 及时雨
第三十九章 省试秘闻
第四十章 宴无好宴
第四十一章 还是去了
第四十二章 口舌之快
第四十三章 提笔上阵
第四十四章 不明觉厉
第四十五章 义气和背锅
第四十六章 文章红了
第四十七章 三顾茅庐
第四十八章 大人请留步
第四十九章 憋不住了
第五十章 卖队友
第五十一章 智勇双全
第五十二章 双骑入营
第五十三章 天生丽质难自弃
第五十四章 父女争执
第五十五章 以邻为壑
第五十六章 真命天子
第五十七章 不是省油灯
第五十八章 流民易主
第五十九章 积极性
第六十章 过路费
第六十一章 最后一个锦囊
第六十二章 商会领袖
第六十三章 就是欺负人
第六十四章 一波又起
第六十五章 自得其乐
第六十六章 神仙托梦
第六十七章 诡异神通
第六十八章 鸦神降世
第六十九章 科场新规
第七十章 受迫害幻想?
第七十一章 筹边策
第七十二章 诗词歌赋
第七十三章 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七十四章 变故
第七十五章 原来如此
第七十六章 二进宫
第七十七章 主公毫勇!
第七十八章 险些乌龙
第七十九章 管它真假
第八十章 什么大业?
第八十一章 连夜跑了
第八十二章 诡异的平静
第八十三章 流言主角
第八十四章 省试前夕
第八十五章 策论考题
第八十六章 幻境幻景
第八十七章 变异县太爷
第八十八章 堵不如疏
第八十九章 幻境里外
第九十章 要动刀兵了

小说搜索

仙官——2
作者:随轻风去系列:仙官
第七十章 受迫害幻想?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科考这招堪称是釜底抽薪,叶行远也不由为之头疼。以往他斗知县斗佥事,乃至于在二品藩台面前侃侃而谈,都是丝毫不惧。

因为即使是朝廷大员,对有功名的读书人办法也不多,只要这个读书人不犯律法,但是叶行远这次却遇上了克星,如果真像他所想的那样杯弓蛇影。

一省学政是秀才的直接管辖上级,在政务方面虽然是清水衙门,但偏偏对最难管最桀骜不驯的秀才们有相当的惩戒能力。学政甚至可以夺秀才功名,将在民间高高在上的秀才打落凡尘!

学政要增加一次科考,以遴选更优秀的士子,可以说是职权内的名正言顺。叶行远只能吃这么个哑巴亏,至于其他被刷下去的新秀才,更是无辜受到池鱼之殃。

如果真如同自己猜想的那样,叶行远不得不感慨万分。抚台、藩台、臬台、学台是省内最高级别的“四台”,自己被其中三个联合起来封杀,真是叫人受宠若惊啊,自己何德何能如此被对待。

所以这种正大光明的阳谋,反而是最让叶行远棘手。归根到底,终究还是实力不足,这一次又遇上难关了。

科举大道之所以艰难,不仅仅是因为超高的淘汰率,还有各种场外因素导致的难关。想至此处,叶行远真希望自己是个有受迫害幻想的人,一切猜测都是假的。

与此同时,学政王大人正在衙门里奋笔疾书,头都不抬。他约莫六十余年纪,头发花白,原是翰林出身,一直为京官,近几年才外放学政。多年养尊处优,相貌却依旧清减,方脸不怒自威,额头上有深刻的皱纹。

“大宗师,科考的消息已经通知下去了,新秀才们似乎甚为不满,尤其是家贫未至省城者,更是怨声载道……”有一名提调官进来,小心翼翼的看着学台脸色报告。

王学台毫不在意,只轻轻“嗯”了一声,直到手上的书简写完,这才抬起头,漫不经心道:“科考之制,古已有之。此次太后万寿,朝廷垂恩,定恩正并科,多有投机取巧之徒想蒙混过关,吾等不可不严审之。”(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恩正并科的录取名额比常年几乎要多了一倍,那自然大幅度激发了考生的热情,这一次省试报名人数远超以往,许多多年未考的老秀才也忍不住技痒,抱着侥幸的心态。而原本或许再磨练几年的今科新秀才,也都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从这个道理上来说,王学台要预先筛选,提高省试质量,也不能说不对。但只针对新秀才,而对老秀才优待,就未免惹人非议。

就是他手下几位提调官也不免腹诽,听说这位王学政当年也是屡试不第,后来得一位老学政青眼,这才点了他的举人。听说他中举时几近癫狂,一时传为笑谈,后来他青云直上,进士出身馆选翰林,这才少有人提及当年的丑事。

有这样的经历,王学政对老秀才们自然多几分感同身受,对那些趾高气扬、意气风发的少年秀才不满,此乃人之常情。好在这位学台还算明智,不是按年龄划线,而是按新旧划线,总算不至于引起太大的反弹。

“此次各府新秀才共计三百六十七名,报名科考的共二百八十名,其余诸人应该是路途不便,或是未有信心……”提调官继续汇报。

王学台漠然道:“也算是他们有自知之明,不过还有这么多人来考,真是后生可畏。本官听闻汉江府有个叶行远,他报名了没有?”

提调官一查名册,点头道:“实有此人,已报名科考了。”

王学台没有再说话,以他学政身份问起一个秀才的名字,已经算是破格。要是多说几句,只怕提调官心中就有多余猜想了。

不过这叶行远的名声太大,尤其是在江州官场中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学台提及一句,也不算是太过分。提调官暗自揣测,不知道学台对这位少年天才的印象如何。

夏日炎炎,新秀才们的心情却低落得很,科考虽然没有府试省试这么严格,但是淘汰率还是很高。

从内部传出来的消息,这次三百来名秀才中,顶多只有几十个才能录到一等,也就是说很可能淘汰掉八九成。他们错过这次恩正并科,下一次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说不定就会蹉跎十几甚至几十年。

可惜借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骂学台昏聩,只能熬到考试日期,愁眉苦脸聚集在考场之外,等待着这莫名其妙多出来的决定命运的考试。

叶行远静静的站在人群当中,不出声也不出头,这一关无论如何也是要过的。反正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绝对要拿出最厉害的文章,不管学台抱着什么目的,看他到底能不能昧着良心将自己刷下去。

此时王学政坐在考场中央,双目微闭,仿佛事不关心。这些新晋秀才的怨气他毫不在乎,因为他知道在定湖省地面上,绝对没有读书人敢惹他这位学政大宗师。

这些桀骜不驯的少年天才,正该多受些教训,才能明白世事艰难,不是年纪轻轻就能玩得转的!

“今日科考,非为刁难,实乃大宗师为诸生考量,需多加磨练,以求文章精进。”提调官在考试前训话,却连自己都不大相信,底气就有些虚,“不论较天机灵力,但论经义水平,文章技巧,此方为学问之本!”

这话单独拿出来说,当然是毫无疑问的正确。正常读书人要琢磨天机,获取灵力,只有研读圣人经书,钻研学问,精进文章技巧,这是王道。

经义研习理解越深,灵力蓄积也就越厚;文辞技巧越华美顺畅,就能用更少的灵力勾动更多的天机。

如果不存私心,那学政的考试也并非无的放矢,可惜在目前这个形势之下,又刻意针对新秀才这个群体,若说大宗师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叶行远也不会相信。

“说的比唱的好听。”新秀才也都不是傻子,只是敢怒不敢言罢了,不少人在暗中嘀咕。

因为是临时增加的科考,制度自然不像是府试省试那么严格,也没有搜身,只考一篇文章而已。不过命题完全是学政一人作主,就连旁边分派协作的提调官事先也不知。

等到所有新秀才落座,王学台这才睁眼,朗声道:“本次科考,以屯田戍边策论为题。须知文章以实用为先,这策论写的好方是学以致用。若是做不出来,省试自然就不用考了,若是写得好,本官自也不吝推荐。”

居然是考策论?一众士子倒吸一口凉气,准备不足者更是愁眉不展。省试比之府试,多一道策论,本身就是考上举人功名的一道障碍。

毕竟之前都未曾考过,文章只是只是引申阐述圣人大义,相对来说还是别人的观点,这引动天机的机会就比较高。但是策论就不同,这是要用圣人所述微言大义,解决现实的问题。

若不能合于圣道,天机自然不应,就算能够合于圣道,缺乏实效性仍然无法得到天机的认同,因此策论的要求自然是比较高。

好在此次考试不需要引动天机来评判,想及这一点,倒是有不少人暗自松了口气。

叶行远眉头却皱的更紧,学政如果真是要针对他,这手段还真是周到。文章阐述圣人之道,只要叶行远做得圆融无碍,学政无论如何也不能全面驳倒。

但策论则不然,这里面观点差异太大,若是叶行远的观点与王学台相悖,大宗师完全可以将他这篇策论贬得一文不值。

偏偏又限定了不得使用灵力勾动天机,那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能够反驳王学台,顶多只能是道理之争。但一个秀才有什么立场与大宗师争辩?

除非……他叶行远的文章真的能够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或许还可有挽回的余地?这次以屯田戍边为题,叶行远在脑中搜索,寻找着最能有把握的文章。

王学台宣布完题目,也就不再说话。提调官又连忙补充,“今日考题以半日为限,完成者可先行交卷,大宗师可现场评判。”

叶行远叹一口气,照这个态势,自己又得以数量取胜?写一篇不行再写一篇?砸到大宗师满意为止?不过策论不比普通文章,更不像是写诗,一写可能就是洋洋洒洒数千字,时间上未免有些紧张。

还是要以绝对的质量,不能保留!叶行远咬一咬牙,略作思索,一边缓缓磨墨,一边考虑着这个策论题目的要旨。

近日北寇犯边,朝廷颇有震动,有主战者,有主和者,也有人谈及要一劳永逸,解决北方蛮族的问题。其中屯田戍边之论,便颇有市场,但终究还不是主流。

王学台以此为题,又是什么目的?叶行远现在想事情总是难免忍不住多想几层,落笔之时,就更多了几分沉稳老练。

提调官们其实也都注意着叶行远这个名声响亮的少年才子,看他差不多是全场第一个落笔,都不免心痒难忍,想悄悄走过去探看,只是碍于王学政的威严不敢擅动。

色友点评

  • 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评论,注册用户会显示昵称,未注册用户会显示所在国家;
  • 本站崇尚言论自由,我们不设审查,但对以下情况零容忍,违反者会受到封号乃至封禁 IP 的处罚:
    • 发广告(任何出现他站网址或引导进入他站的都会被视为广告);
    • 暴力、仇恨或歧视言论;
    • 无意义的灌水;
    • 同一主题请以回复方式发表在一篇评论中,禁止发表多个评论影响其他色友阅读;
    • 收起戾气,文明讨论;
快速导航

当前网址二维码

复制当前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