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仙官——2》

成人小说

《小黄书》手机APP下载
仙官——2

小说章节

第一章 波诡云谲的县里
第二章 登门折辱
第三章 泼妇骂街
第四章 为生民立命!
第五章 心中的光明
第六章 挺身而出
第七章 首倡大义
第八章 冷场了
第九章 道不同
第十章 不可调和
第十一章 围堵县衙
第十二章 大祸临头?
第十三章 天命的可怕
第十四章 门可罗雀
第十五章 很有分寸
第十六章 变局
第十七章 似是故人来
第十八章 “钦差”来了
第十九章 “微服私访”
第二十章 即兴发挥
第二十一章 自投罗网
第二十二章 原形毕露
第二十三章 这事还没完
第二十四章 余波袅袅
第二十五章 塞翁失马
第二十六章 死无对证
第二十七章 针锋相对
第二十八章 震惊又震惊
第二十九章 扑朔迷离
第三十章 如此秉公
第三十一章 反戈一击
第三十二章 谁是妖怪
第三十三章 通风报信
第三十四章 重要的和不重要的
第三十五章 有嘴说不清
第三十六章 服软了
第三十七章 胜败之间
第三十八章 及时雨
第三十九章 省试秘闻
第四十章 宴无好宴
第四十一章 还是去了
第四十二章 口舌之快
第四十三章 提笔上阵
第四十四章 不明觉厉
第四十五章 义气和背锅
第四十六章 文章红了
第四十七章 三顾茅庐
第四十八章 大人请留步
第四十九章 憋不住了
第五十章 卖队友
第五十一章 智勇双全
第五十二章 双骑入营
第五十三章 天生丽质难自弃
第五十四章 父女争执
第五十五章 以邻为壑
第五十六章 真命天子
第五十七章 不是省油灯
第五十八章 流民易主
第五十九章 积极性
第六十章 过路费
第六十一章 最后一个锦囊
第六十二章 商会领袖
第六十三章 就是欺负人
第六十四章 一波又起
第六十五章 自得其乐
第六十六章 神仙托梦
第六十七章 诡异神通
第六十八章 鸦神降世
第六十九章 科场新规
第七十章 受迫害幻想?
第七十一章 筹边策
第七十二章 诗词歌赋
第七十三章 到底发生了什么?
第七十四章 变故
第七十五章 原来如此
第七十六章 二进宫
第七十七章 主公毫勇!
第七十八章 险些乌龙
第七十九章 管它真假
第八十章 什么大业?
第八十一章 连夜跑了
第八十二章 诡异的平静
第八十三章 流言主角
第八十四章 省试前夕
第八十五章 策论考题
第八十六章 幻境幻景
第八十七章 变异县太爷
第八十八章 堵不如疏
第八十九章 幻境里外
第九十章 要动刀兵了

小说搜索

仙官——2
作者:随轻风去系列:仙官
第七十一章 筹边策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叶行远写得很慢,他知道策论最重要的是观点、逻辑和方法,文才与技巧相形之下就变得不那么重要。

如今北方的情势紧张,不过邸报上大都语焉不详,中原腹地的民众都是懵然不知。只有特别关注北方情势的有心人,才会有所了解和重视。

之前唐师偃一直得到布政使潘大人发来的邸报,叶行远顺便看了不少,又因为丁如意等外国人的出现,让叶行远也早就注意到天命的变化,自然比常人明白的要多一点。

这种情形与原本世界历史上草原游牧民族的崛起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其实挺像。虽然比起整体实力,妖族永远不可能比得上大一统的朝廷,但见鬼的天道之下,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在轩辕世界因为有圣人教诲,截取天机,皇室承载天命,中原得三千年太平。妖族被压制了许久,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终于还是慢慢露出了峥嵘。

王学政拿这个做考题,真的是有点刻意刁难了。这些新秀才年纪不大,见识还不完善。如果说王学政能够秉公评断,叶行远自忖这次科考一等第一毫无压力,但问题并不是这样。

提调官们小声在议论着,有人苦笑道:“这次大宗师的考题,未免也太偏,这许多小秀才哪里能做得出来?便是省试,也不会拿这样的策论来难人吧?”

有知道内情的压低声音道:“莫要胡言乱语,大宗师出这样的题自有用意。反正所有人都做不好题目,那就算是再出色的士子,也只能展示出差不多的水平,到时候要选谁贬谁,还不是大宗师一言而决?”

此言一出,众人噤若寒蝉。这话说的诛心,但这些人混迹官场多年,哪里能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异常?

之前他们就听到不少风声,而这个没道理的考题一出来,更是让他们坚信不疑。据说这场所谓的科考,有一部分原因是王学政对年轻秀才浮躁的不满,但也是为了报复一个人。(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大部分江州官场都敌视叶行远,消息灵通的人自然能够知晓。按察使古大人因为归阳县事变被降级,对此子就是恨之入骨,而这叶行远也算是狗屎运,搭上了布政使潘大人这条线,参与了流民以工代赈事,得到潘大人赏识,本来或可借势立足。

但偏偏他故作清高,不受潘大人招揽,巡抚胡大人又回来了想要抢功,对这想出鬼主意的叶行远也没什么好感。这样一来,潘大人都不好出面庇护他。

没想到现在连素来迂腐公正的学台大人都参与了进来。这几大巨头联合绞杀之下,小小一个叶行远还不是必然化为齑粉?

有人忽然轻笑一声,“你们也别小看了这叶行远,且看他作文章!别人都在苦思冥想的时候,他却已经在从容下笔。听说此子才如渊海,天知道今日到底是谁笑到最后!”

提调官们齐齐转头,果然见别人的草稿纸上或是一片空白,或是顶多有寥寥几句,而叶行远却已经写了差不多有半张。

王学政也注意到了这点,他年纪虽然不小,但因为注重养生的关系,目光还是很锐利,远远一瞥就能看清叶行远已经写满半张卷子,眉头不由微微蹙起。

叶行远开始笔锋略涩,但越写越是顺畅,他或许不能算是个忧国忧民的人物,但是想到北方妖族可能会造成的危害,想起百姓苦楚,不由也觉得心胸激荡。

“妖族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何以明之?妖族食肉饮酪,衣皮毛,非有城郭田宅之归居,如飞鸟走兽于广野,美草甘水则止,草尽水竭则移。以是观之,往来转徙,时至时去,此蛮人之生业,而中国之所以离南亩也。”

“遣将吏发卒以治塞,甚大惠也,然令远方之卒守塞,一岁而更。不知胡人之能,不如选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备之。以便为之高城深堑,具蔺石,布渠答,复为一城其内,城间百五十岁。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

叶行远很认真一笔一划写着,他暂时忘记了省内的勾心斗角,而是想着边民之苦,想着具体屯田戍边之法,谨慎考量,不敢有一丝轻忽。

“先为室屋,具田器,乃募罪人及免徒复作令居之;不足,募以丁奴婢赎罪及输奴婢欲以拜爵者;不足,乃募民之欲往者。皆赐高爵,复其家。予冬夏衣,廪食,能自给而止。郡县之民得买其爵,以自增至卿。其亡夫若妻者,县官买与之。”

罪人、奴婢、自愿前往,策略化为战术,一步步在叶行远的笔下实现细节。他仿佛能够看到塞外的一座堡垒正在缓缓竖起。

叶行远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已不同,就连提调官们都感觉到了他身上的气势。有人叹息道:“只怕大宗师是失策了,这可是写过九首边塞诗的叶行远啊,别人不知边情,他又怎么会没有想法?想要借此将他裁汰,只怕终究还是要硬来才行……”

“谁能知道他除了三寸不烂之舌,更有实干之能?”有人摇头,一个人兼具各方面的才能,这本身就让人不敢相信,王学政吃这个亏,实在非战之罪。

他们在感慨之时,叶行远正在写下结尾,“人情非有匹敌,不能久安其处。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妖族入驱而能止其所驱者,以其半予之,县官为赎其民。

如是,则邑里相救助,赴蛮不避死。非以德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此与戍卒不习地势而心畏蛮者,功相万也。徙民实边,使远方亡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亡系虏之患,利施后世,名称圣明。”

最后一句话写完的时候,叶行远只觉得头脑昏昏,仿佛大病一场一般,浑身虚弱。这一次他明明没有使用灵力,为何写出这篇策论的时候,居然还消耗这么大?

刚才那种喷薄的情绪,仍然在他脑海之中震荡,这又是天命的后遗症?叶行远有些迷惘,似乎他已经开始渐渐习惯这种为民而争的不平,不知道是天命陷阱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是他内心深处,又开始生长的恻隐之心?

这篇守边劝农策写出来,叶行远自知必然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就算他不曾使用灵力,天机不显,但就像他在桃花文会之中所做的“释租”一篇一样,落在有心人的眼里,就有巨大的价值。

叶行远写下这样一篇高明的策论,当然是为了尽可能的压制王学政的阳谋,即使硬是要被黜落,他也有机会靠着这一篇策论的内容来翻盘。

但至少也有一刹那,他落笔的时候忘记了这些自身的得失,真心实意的在为边民与国家在考虑。

不可沉溺太深,这些大事终究还轮不到他去涉足。叶行远摇头,缓缓起身,捧着手中的考卷,缓缓走向稳坐钓鱼台的王学政。

今时今日,掌握他命运的,正是这一位心思叵测的大宗师。对这样一篇策论,他会有怎样的评价?叶行远走到王学政的面前,毕恭毕敬的奉上了试卷,“大宗师,学生已然完成此篇屯田戍边策,请大宗师评点!”

色友点评

  • 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评论,注册用户会显示昵称,未注册用户会显示所在国家;
  • 本站崇尚言论自由,我们不设审查,但对以下情况零容忍,违反者会受到封号乃至封禁 IP 的处罚:
    • 发广告(任何出现他站网址或引导进入他站的都会被视为广告);
    • 暴力、仇恨或歧视言论;
    • 无意义的灌水;
    • 同一主题请以回复方式发表在一篇评论中,禁止发表多个评论影响其他色友阅读;
    • 收起戾气,文明讨论;
快速导航

当前网址二维码

复制当前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