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关闭广告
感谢广告商的支持帮助我们维持运营
请点击广告后继续浏览(24 小时内不再出现)

《贞心淫骨绿意简》

成人小说

《小黄书》手机APP下载
贞心淫骨绿意简
作者:sharehersex
第十一章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文字大小

六师叔任其中号称“云霓凤凰剑”,倜傥无双,倾倒无数武林女侠,和武林绝色榜榜首青霞仙子琴瑟和鸣,如胶似漆,异常恩爱。

六师叔他们两口子是隆德十八年加入青云门的,刚一开始只六师叔一个人过来,他母亲生了重病,妻子在老家一直照顾她。今年四月份青霞仙子在她婆婆病故之后又为其操办完丧事,才刚过来半年多的时间。

青霞仙子刚过来的时候,六师叔在青云门的家可以说四壁如洗。给他俩口子安排的住处倒是宽敞,除了一张木板床、一套桌椅,一只柜子,一个炉子和几只碗碟,空空荡荡。六师叔整天奔走王事,又是一个大男人,饿了随便找同门喝酒吃肉,或者到别人家蹭两顿,他一世英雄,人家欢迎还不及呢!

可现在不一样了,妻子来了,家无隔宿之粮,灶无半星之火,油盐米柴这些基本生活物资都是过一天算一天的,青霞仙子自己的行李中也仅带了点四季衣物。

青霞仙子刚来第一天的时候,看到这家不成家的样子,一脸的绝望无助。我在他家的院子里练剑之时,听到青霞仙子从屋里隐隐传来的哭声。

六师叔手上说一文不名有点夸张,但百文钱他是真没有!

这让我心里也委实过意不去:我天天过来请六师叔指点剑法,怎么就没意识到这一点呢!

我当即便带着元冬、青雨和几个仆役到静生镇跑了三趟,把所有能买的全买齐了,还带了两个木匠,做了些家具。

六师叔直搓手:让你这样破费,怎么能行!要跟我算钱——当然,他也只能欠着,我说就算拜师费成不成,推辞了两番之后,他也就坦然接受了。

六师叔娶青霞仙子的时候,青霞仙子卖掉了祖传家宅,两人清空家底又四处举债,交了五百金铢的“守贞费”,即便是世代豪门之家,也鲜有这样的举动。(看精彩成人小说上《小黄书》:https://xchina.site)

六师叔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因素,他曾救过齐上师的命,齐上师是元阳庙大主持“隐皇”的儿子,元阳教欠了他一个大人情,所以六师嫂青霞仙子不用去做“肉身布施”。

他便“很容易”地被元阳教“拉上了贼船”,不时地将青云门的内部情态通报给元阳教宗——整个青云门中,只我与师父知道这一点。

“你六师叔已经好几次被要债的人堵到家门口了,唉,我们寻常也没什么花销……就是好难!”六月底的有一天,正值酷暑,我练剑出了一身汗,因为马上要出去办事,青霞仙子便拿着毛巾给我擦拭着后背,顺手把她刚浆洗过的衣服递给我,一边跟我唠叨了几句。

因为我这段时间天天过来,每次从他家再走回绿谨轩还有一段路,青霞仙子便让我在他家存几件衣服,她顺手洗一下也不费事。

这个江湖,所谓鲜衣怒马、金樽斗酒、仗义疏财都是传说中的事情,哪个门派没有田庄商铺?练武之人花费最高,大侠也要为日常吃穿用度、武器马匹置办而操尽心思。如果不是亡命巨盗,出门拮据到露宿野外,也是寻常之事。

青霞仙子一面侧着身子给我系着腰侧的扣子,一面低声道:“其实是我糊涂,非想着把自己的第一次给他,拉下这么大一个亏空,你看,能不能从你这儿暂时周旋一下?有个三四百钱就能过得去当下这个坎儿……明天就是债期,他的月俸还有半个月才领到。不过,你别和他说,他要面子。”

我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是自己媳妇在伺候自家男人一样,可她给我这么做,却显得很自然。

六师叔的月俸也就280 多钱,都匀不出青霞仙子的水粉钱。我便回去给她取了10银铢。

“云霓凤凰剑”六师叔,一个堂堂武林大侠,曾抱着必死之心、执剑独闯十万军营,斩杀南越国督战大军机,助我新宋南府兵反败为胜,现在竟然数次被追债之人堵在青云门外,说起来也是令人同情可叹!

“怎么这么多!这怎么使得!”

然后她看我从布兜子里又掏出三盒子瑶颜蔷薇膏,两盒璇丝青润露,四瓶瑕光凤羽脸霜,呆住了!

再想抬头跟我说什么时,眼神正好与我撞在了一起,有异样的情愫荡漾其中,两人怔怔地对视了片刻,她情不自禁地评点了一句:“偏还这么细的心思!”

说罢羞红染面,拿起脂粉,转身逃也似地推开门进了里屋。

过了一会儿,她又招手进去:“你不是在追求姜尘吗,我这里用不了这么多,你匀一点给她,也许她能给你个好脸子看。”

我愣了一下:我在追求姜尘?!

青霞仙子只来过一次绿谨轩,就再不过来了。有次我就是顺嘴一问,今天和七师嫂、蓝少眉约了打翻子牌,问她来不来,青霞仙子就找了一个很勉强的借口,我有些好奇:“我那儿地方大,大家一起来热闹热闹打发时间,你喜欢清静吗?”

青霞仙子看着我,眼神里有无限的忧伤:“霄弟弟,跟你直说了吧,我以前的家也是有这么大一幢楼。去了不会开心起来的……这日子真看不到头了。”

他们俩口子还欠人100 多金铢。齐上师帮他还了50多金铢。“自己人”。

我不知该说什么了,绝色美女伤心欲绝的时候,鸟儿都没有力气扑闪翅膀了,我看着它们慢慢地消失在淡蓝色的霞蔚中,想着她唇齿留香的名字,心里悲伤卷席而来。

为什么都说一人一马,仗剑天涯?夫妻二人,就不好玩了……

长宁公主跟我来信,要我手书一幅《兰亭集序》。

我是在十二岁时第一次入宫面见皇帝陛下时,在一次非常私密的皇族家宴中认识长宁公主的。那年她十四岁。

那天见到的诸皇子皇侄有不少,他们彼此都很熟,皆第一次见我,想我必定是皇嗣血统,对我客气中又有疏离。只有长宁公主和我聊得最多,她当是从圣上那里知晓了我的身世,年龄又和我相仿,向我絮叨个不停,倾诉着生活在王府和深宫内苑生活的乏味无趣,还问我习武之外,经史文章爱不爱看,喜不喜欢诗词。

我都含混点头,生怕自己说错了话。

之前未让我来的原因,长宁公主也代圣上向我做了转达:怕我年纪尚小,不像其他皇子皇侄一样天天学习仪注,不知进退,反而会被人轻视。

我说其实虽然我在武林之中,其实师父还是很注意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说江湖也不全是打打杀杀,很多时候也是人情世故,慢慢地不再拘束,打开了话匣子,和她说了一些江湖见识。

她越听越有兴致,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说自己写了一首诗,就是最后一句写不出来,看我能不能帮她:“身同流水净,心与白云轻。读史寒更彻,……”

这第三句的转折一下子把高度和难度提了上去,我倒是理解她的意思,在史书看到了人性,贪婪,阴谋……但怎么接,才能把这意思说到好的一面呢?

“衰荣笑古今,如何?”

这时我才刚看到第二遍,平仄、粘对、押韵还都没想明白,就已脱口而出,仿佛是冥冥之助有神灵相助!

这种神速的反应,把长宁公主震得瞠目结舌,片刻之后并转身向皇帝喊道:“皇上,我们皇家出了一个小诗圣呢……”

皇帝马上用严厉的眼神阻止了她。当晚来未成年皇室贵女和皇族子弟有三十来号人,绝大多数都是蓝颜或平夫所出,皇帝的御座离我甚远,眼神却时不时地瞟向我,让我莫名紧张与惶恐,最担心自己这身衣裳打扮过于寒酸,不合仪注。

此后长宁公主就时不时将她在御书房珍藏的前朝诗集中发现的佳作手抄下来寄给我。

她一开始只和我交流一些诗词,有时她自己也写一点:“纺车轻转绕丝忙,炉火微红煮玉浆。庭前燕子飞来去,满心悠然待月光。小儿嬉笑绕膝行,却思夫婿对轩窗。手捧书卷静思语,笔端流淌是情长。”

然后请我指点。

我自己从来不翻诗词书籍的,怎么指点?只能回她一首诗:“绣余静坐发清思,煮茗添香事事宜。招得阶前小儿女,教拈针线教吟诗。”

以相同身份和同类场景相和,总算不失礼数。

她觉得我这首诗远她写的好:平仄相对工整,更有节奏感,语气也很流畅自然,简洁而富有生活气息。

她身份使然,慢慢地开始和我聊起了一些政治、社会、女性之类的话题。

皇帝与皇后常共议朝政,中侍省也因此成为连接后宫与前朝的重要纽带。皇后通过中侍省向中书省传达特旨,涉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及三司的诸多事务。中侍省虽不直接参与六部三司的日常运作,但其在女官选拔与考核上的决策和指导,时有透露出一些大政思路,隐约感到背后是皇帝本人的治国风范,朝廷施政时也会特别在意。

如此一来,中侍省不仅是皇家内务的管理机构,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朝廷权力结构中的重要一环。皇后通过中侍省,既维系了后宫的秩序,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朝政的决策。朱漆案上玉尺金秤,量才亦量德。青琐牖中鸾笺凤敕,录功亦录过。

自新宋改制以来,中侍省常以通晓文墨的嫔妃充任职事。这些宫眷既掌内廷文牒,又常与省中郎官往来交涉。因今上重绿风,皇后与诸妃常借此挑选合意的平夫、蓝颜,故此中侍省的官员遴选,尤重仪容风姿。

与长宁公主书信往来,言及诗词渐疏,更多提及的是女官铨选之事。长宁公主时常就此垂询,言及慕容贵嫔这等大才女困守中侍省,领域相对较窄,委实屈才。我虽然更想与长宁公主深谈榷场新政,看她信中偶有冗笔,每日还要耗费大半时间为三皇叔处理庶务琐碎,精力实在有限。

长宁公主近来这半年与我谈论诗词的时候少了些,女官任职之事,常询问我的看法,想知道女官更适合担任何种职务。现在女官多数在中侍省任职,像慕容嫣这样的才女,发挥作用太有限。

其实我更想与她讨论一些商业政策,但这可比泛泛而谈的女官任职要复杂得多了,长宁公主上头曾有一位姐姐,可惜成婚不久便去世了,她常去姐夫家陪伴外甥,她姐夫蓝武魂是新宋西军中文武双全的名将,两人关系甚恰。她姐夫为了等这个小姨子的订婚,还没有再婚。长宁公主对姐夫早已芳心暗许,更不介意通房之好,但她姐夫觉得,毕竟妻子已经不在,和翁家算不上是一家人了。

我思虑两日给她回信:如今礼部宣抚司郎中多畏远行,而我新宋文华璀璨,上国诗词早为番邦贵胄竞相追捧。若能将王空同等人的新作烧制于越窑秘色瓷,或印于郝州龙凤团茶,外销海外,金银之利当倍于往昔。

此外,九华国的贾氏印书馆垄断新宋诗词出版一事,我一直觉得不妥,或许可以通过特定商路招标的方式,扶持几家新宋本国的商社、行会或商帮,以打破垄断,促进本国商业发展。

长宁公主不久后回信,提到她与贵嫔慕容嫣一同阅了我的信,认为我的提议颇有见地,遂与皇后商议,最终以中侍省的名义下发懿旨,将此事交由礼部详议。

信末提及昔年我曾救贵嫔幼弟于危厄,慕容氏铭感五内,想亲自见我一面,当面致谢。

她还写道,待圣上召见你之后,我也想见见你。

在青云门的孤霞渚中,文书院是最大的院子了。除了廷报,还有大量商人使团搜集的各番国最新的邸报、朝报、小报、商讯和出版物,八间屋子堆得满满的,新来的七师叔孙金王负责带着两个察子进行整编分析和归档。我每隔两三天就来这里看一下。最近看得最多的便是九华国的资料。

除了我和皇城司一个叫陈白金的察子,文书院里每日更新的廷报几乎无人翻阅,那陈白金是一个冷人,每隔一两天都会坐在那里默默看文书,他与我不同,从来不用笔记,应该是记忆力超群之人。

不过文书院中的书籍良莠不齐。完全不能和慕容嫣的私人藏书相比。她父亲后来派人送来整整十六个大檀木箱,藏书琳琅满目,种类既全,品质也高,而且她做了大量的批注!

她的学识之深,涉猎面之广,是我迄今为止还从未见过的,看问题也很有独到的见解:我随手抽出来的第一本书竟然一卷《水战新策》。打开之后,两粒干枯的茶花从泛黄纸页里跌落。书页边缘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若以火油覆舟,须借东南风势,然江面风向诡谲,不如将火船分为三队……”

墨迹在在“三”字上洇出裂痕。

兵书里夹着市舶司的关税清单,农政论中压着南越国的海图,最底层的却是一大厚本《新宋民律》,早被朱砂批得面目全非。那慕容嫣在一片素绢上另誊新注:“礼数亦是囚笼,因情而欢,各有所得。眷恋至致,是为忠贞。”

当我翻开《北疆边防考》封皮时,辽国骑兵布防图旁斜插着行狂草:“九华国与我同源同种,当以文教柔之,若效敌国以武力相胁,必使兄弟阋墙。”

我看了一下书的出版时间,估算彼时她批注此书,不过是个十三岁的深闺少女。

压箱的羊皮卷展开时簌簌落着金粉,竟是描摹自禁宫藏本的《四海潮汐图》。

少女用银线在东海某处绣了朵木兰花,旁书:“市舶之利十倍于田亩,海禁实自断臂膀。若得掌司礼监印……”字迹到此戛然而止。

我花了五天时间先整步将她的藏书进行了分类。中间还是忍不住翻看了几本不可思议的书籍,比如《洞天清录》。她在水晶折射光路旁写道:“日光经此化为七彩,恰似霓虹贯天。若使光有筋骨,可折可曲否?”

还有一本《海国闻见录》,她将“南海水手言东向有黑潮如巨蟒”一句勾出,批道:“阴阳家谓水脉即龙脉,然此潮四季不改其道,岂非天工开物?”

慕容嫣是一个什么样的天才少女啊!

恍惚间竟似听见一阵少女清脆的笑声:“爹爹总说女子读书无用,他不知道,我要读的是整个天下。”

一天夜里,我翻阅慕容嫣批注的一本藏书,突然惊起。

《新宋大冬城陷土悲情纪年》记载了满城军民抗击辽军的壮烈事迹,城陷之后,剩余的90万军民被辽军剥得只剩一层单衣,在寒风凛冽的数九腊月,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在雪原上,到了内地,仅23万余人活了下来。

请点击这里继续阅读本文

色友点评

  • 任何人都可以发表评论,注册用户会显示昵称,未注册用户会显示所在国家;
  • 本站崇尚言论自由,我们不设审查,但对以下情况零容忍,违反者会受到封号乃至封禁 IP 的处罚:
    • 发广告(任何出现他站网址或引导进入他站的都会被视为广告);
    • 暴力、仇恨或歧视言论;
    • 无意义的灌水;
    • 同一主题请以回复方式发表在一篇评论中,禁止发表多个评论影响其他色友阅读;
    • 收起戾气,文明讨论;
快速导航

当前网址二维码

复制当前网址